企業重大信息公開·2023年度報告
一、企業基本情況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能集團”或“集團”)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中國杭州,為省屬國有企業,法定代表人劉盛輝。主要從事電源建設、電力熱力生產及供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氣開發貿易流通、能源服務和能源金融等業務。
截至2023年底,浙能集團在職員工約23500人(不含中來股份),其中本科以上學歷占55.97%,中高級職稱占25.28%。擁有浙能電力、寧波海運、浙江新能、中來股份等四家A股上市公司和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浙能錦江環境。2023年,浙能集團完成發電量1876億千瓦時,電煤供應量6522萬噸,天然氣供應量119億立方米,供熱量1.3億吉焦。2023年集團榮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62位,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名單。
二、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截至2023年底,浙能集團總資產3322.3億元,所有者權益1549.7億元,負債總額1772.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3.4%。2023年度,集團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700.1億元,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40.12億元。
三、董事會報告摘要
2023年,浙能集團董事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9次調研指導集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決策部署,始終堅持“發展能源為浙江”的使命宗旨,不斷強化全省能源保供穩價“壓艙石”作用,著力推動能源綠色轉型,科學謀劃企業發展戰略,縱深推進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
(一)董事會建設基本情況
1. 董事會機構設置情況
集團董事會下設全面深化改革與戰略、投資、科技、預算與財務、薪酬與考核、審計與風控6個專門委員會。專委會全部由董事組成,其中薪酬與考核、審計與風控委員會全部由外部董事組成。
集團董事會辦公室作為董事會常設工作機構,負責董事會及董事的日常服務保障工作。設董事會秘書,本年度未發生人員變化。
2. 董事會制度建設情況
制定發布了《出資人代表管理辦法》《董事會工作規則》《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工作規則》《董事會授權管理辦法》《集團“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及董事會授權董事長、總經理決策事項清單》《董事會議案辦理和決策程序規定》等制度。
3. “外大于內”建設情況
截至2023年12月底,集團董事會共有11名董事,其中7名外部董事。
(二)董事會亮點工作
1. 定方向、抓改革,以戰略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堅持把“定戰略”作為董事會的首要職責,進一步強化戰略引領,建立健全戰略規劃閉環管理體系,深入開展對標管理和機制改革。
著力深化戰略研究。全面梳理企業發展現狀和產業布局,研究編制集團中長期戰略規劃。開展“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進一步校準指標,明確發展路徑。健全完善各板塊、直屬企業主業目錄,突出戰略引領和差異化管理。
深入開展行業對標。對標對表一流能源企業,研究出臺《集團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實施方案》,細化評價指標體系和實施路徑。
不斷強化改革賦能。推動浙能科服分公司實體化改革、天地環保固廢業務資產劃轉,進一步提升科服板塊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優化完善浙江新能、浙石油公司、浙能巴西控股、浙能航天氫能、浙能邁領、中來股份管控方案,“一企一策”推進向興源節能、浙能融資租賃、浙能能服等企業授權,進一步提升子企業的經營自主性。制定《職工工資分配指引(試行)》, 落實董事會的經理層成員業績考核權、經理層成員薪酬管理權和職工工資分配管理權。
2. 優布局、促發展,以科學決策推動高質量轉型
聚焦企業主業主責,加強分析研判,強化科學決策,推動一批重大項目落地見效、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積蓄新動能。
不斷提升能源保供實力。加快能源保供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樂清電廠三期工程提前建成投產,六橫電廠二期、嘉興電廠四期、鎮海天然氣發電遷建、臺二電廠二期等火力發電項目建設全速推進,溫州LNG接收站工程正式投運,六橫LNG接收站工程建設有序推進。切實增強煤炭、天然氣等資源上游掌控力,搭建“遠近互補”“量穩價優”的上游資源池。
積極搶抓低碳發展機遇。聚焦“3060”雙碳目標,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臺州1號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酒泉馬鬃山30萬千瓦風電、甘肅景泰和民勤各10萬千瓦風電、西藏那曲5萬千瓦光儲等項目成功落地,獲得37萬千瓦光伏項目、福建云霄500兆瓦海上光伏項目開發權。“甘電入浙”工程配套新能源項目爭取獲得實質性進展。
加快布局戰略新興產業。加快培育儲能產業,有序推進伏打科技電池產業化項目,參股投資健網科技儲能裝備產業化項目。完成實控全球最大光伏背板供應商之一中來股份的工作,并與阿聯酋阿布扎比未來能源公司達成中亞最大光伏項目供貨協議。與大連造船合作推進風電制氫合成綠色甲醇項目,努力構建以綠色燃料等為代表的產業集群。積極打造氫能特色裝備制造產業園,全國首個城燃氫能一體化項目建成投運。發起設立浙江綠色石化基金、綠創基金、雙碳科技基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進行投資布局,助推集團產業結構調整。
全力推進能源科技創新。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年獲省科學技術獎3項,新立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省“尖兵領雁+X”研發攻關計劃27項,省內首臺(套)裝備認定2項,國產氫液化系統入選國家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加快白馬湖實驗室建設,全力攻關太陽能電池、液氫儲運、CCUS技術,掛牌國家新型節能低碳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創建低碳節能技術概念驗證中心,總部基地開工建設。
3. 強監督、防風險,以履職盡責推動高質量治理
一體化推進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強化決策事項的合法合規性,守牢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確保穩健合規經營。
合規管理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制定集團《合規職責清單》《合規管控流程清單》《合規管理員名單》“三張清單”,積極發揮“三道防線”效能。制定《集團本級法律(合規)風險識別清單(2023年度)》,強化股權并購、大宗商品貿易、供應商審查、知識產權保護等重點領域合規建設。以境外業務為重點加強合規管理,對浙能國際、石油貿易(新加坡)公司、浙能巴控公司等開展實地法律合規檢查。在省屬企業首創推行《總法律顧問管理辦法(試行)》,在集團重要子企業開展總法律顧問制度試點,進一步健全集團系統依法治企工作機制。
審計全覆蓋工作成效明顯。以研究型、科技型審計為抓手,不斷完善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的審計全覆蓋工作機制,有序開展綜合審計及經濟責任審計,強化專項審計,持續做好重大建設項目跟蹤審計再監督管理,完成集團第三輪“三年必審”全覆蓋工作。修訂《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管理辦法》、制定《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閉環管理辦法》,完善國有資產監管和審計整改工作長效機制。扎實做好審計工作“下半篇文章”,推動相關單位落實審計整改、堵塞管理漏洞。
財務風險控制體系持續健全。開發財務共享中心數字化風控看板等功能,實現業務單據財務合規性風險、業務合理性風險、廉政敏感性風險等“一屏盡覽”。優化資金管理系統功能,強化資金競爭性存放合規性風險和到期債務風險提示。部署開展應收款項催收專項行動,制定有效催收方案,完善催收長效機制。
四、財務會計報告和審計報告摘要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集團公司出具《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度審計報告》(天健審[2024]5415號),審計意見為標準無保留意見。
資產負債及利潤相關項目情況(單位:萬元)
利潤相關項目 | 本期金額 | 上期金額 | 同比增減 |
營業總收入 | 17000950 | 16764709 | 1.4% |
營業成本 | 14967799 | 15910120 | -5.9% |
稅金及附加 | 74806 | 71664 | 4.4% |
銷售費用 | 131266 | 99925 | 31.4% |
管理費用 | 509148 | 447351 | 13.8% |
研發費用 | 137971 | 96220 | 43.4% |
財務費用 | 409871 | 501175 | -18.2% |
其他收益 | 82642 | 66217 | 24.8% |
投資收益 | 711056 | 1236046 | -42.5% |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 -20122 | -166807 | - |
信用減值損失 | -85090 | -175559 | - |
資產減值損失 | -85897 | -20759 | - |
資產處置收益 | 53338 | 23380 | 128.1% |
營業利潤 | 1426017 | 600773 | 137.4% |
營業外收入 | 8819 | 21668 | -59.3% |
營業外支出 | 33642 | 24659 | 36.4% |
利潤總額 | 1401195 | 597782 | 134.4% |
凈利潤 | 1181090 | 488291 | 141.9% |
資產負債項目 | 期末余額 | 期初余額 | 同比增減 |
流動資產 | 7261852 | 5918427 | 22.7% |
非流動資產 | 25961624 | 24165102 | 7.4% |
資產總額 | 33223476 | 30083529 | 10.4% |
流動負債 | 6766494 | 6812524 | -0.7% |
非流動負債 | 10959938 | 9501369 | 15.4% |
負債總額 | 17726432 | 16313893 | 8.7% |
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 | 9793972 | 9154588 | 7.0% |
少數股東權益 | 5703071 | 4615048 | 23.6% |
所有者權益 | 15497044 | 13769636 | 12.5% |
五、關聯交易情況(單位:元)
(一)購銷商品、提供和接受勞務的關聯交易
1. 采購商品和接受勞務的關聯交易。以協議價方式與伊犁新礦煤業等單位交易總計6,649,613,700.97元。
2.出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的關聯交易。以協議價方式與華電半山發電公司等單位交易總計5,003,355,980.10元。
(二)關聯租賃情況
1. 明細情況
公司出租情況。以協議價方式與長興縣交投浙石油綜合能源銷售有限公司等單位交易總計5,649,963.06元。
(三)關聯擔保情況
1. 明細情況
本公司及子公司作為擔保方,擔保浙江寰宇能源集團有限公司252,431,500.00元,擔保舟山漁光科技有限公司46,267,230.39元,擔保天津市中核坐標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3,782,500.00元,擔保參與“光伏貸”業務用戶7,819,100.00元。
(四)關聯方利息
1. 關聯方利息收入合計35,440,790.10元。
2. 關聯方利息支出合計9,486,261.14元。
(五)關聯方應收應付款項
1. 應收關聯方款項合計4,095,431,497.84元。
2. 應付關聯方款項合計1,951,701,664.97元。
六、企業負責人任職情況及年度薪酬情況、經營業績考核結果情況
(另發)
七、獲得大額政府補貼或撥款等情況
本年度集團收到國有資本收益返還2.5億元,用于補充石油項目和能源保供穩價項目資本金。
八、“三重一大”事項
(一)重大人事任免
2023年度企業負責人變動情況 | |||
姓名 | 職務 | 任免時間 | 備注 |
劉盛輝 | 董事長、 黨委書記 | 2023.11.232023.11.08 | 任職:浙政干〔2023〕57號、 浙委干〔2023〕267號 浙委干〔2023〕269號(總經理免職) |
倪震 | 總經理、 黨委副書記 | 2023.11.08 | 任職:浙委干〔2023〕269號、 浙委干〔2023〕267號 |
王其達 | 董事、 黨委副書記 | 2023.11.232023.11.08 | 任職:浙政干〔2023〕57號、 浙委干〔2023〕267號 |
王詩賢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2023.11.08 | 任職:浙組干任〔2023〕31號、 浙委干〔2023〕267號 |
謝偉 | 副總經理、 黨委委員 | 2023.03.20 | 任職:浙委干〔2023〕77號、 浙組干任〔2023〕9號 |
戴豪波 | 副總經理、黨委委員 | 2023.03.20 | 任職:浙委干〔2023〕77號、 浙組干任〔2023〕9號 |
王穆君 | 副總經理、黨委委員 | 2023.11.08 | 任職:浙委干〔2023〕269號、 浙組干任〔2023〕31號 |
滕衛明 | 黨委委員、總工程師 | 2023.11.08 | 任職:浙組干任〔2023〕31號、 浙委干〔2023〕269號 |
胡仲明 | 董事長、 黨委書記 | 2023.11.232023.11.08 | 免職:浙政干〔2023〕57號、 浙委干〔2023〕267號 |
陸翔 | 董事、 黨委副書記 | 2023.11.232023.11.08 | 免職:浙政干〔2023〕57號、 浙委干〔2023〕267號 |
龔平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2023.11.08 | 免職:浙組干任〔2023〕31號、 浙委干〔2023〕267號 |
王建堂 | 副總經理、 黨委委員 | 2023.03.20 | 免職:浙委干〔2023〕77號、 浙組干任〔2023〕9號 |
陶曉東 | 黨委委員 | 2023.03.20 | 免職:浙組干任〔2023〕9號 |
(二)重大決策
2023年,浙能集團董事會全年共審議事項92項,董事會授權董事長、總經理審議事項160項。
(三)重大項目投資及境外投資情況
2023年,浙能集團投資項目范圍涵蓋傳統火力發電、新能源發電、船舶運輸、油庫、綜合供能站、LNG接收站、天然氣輸送管道等領域,全年完成投資226.3億元,同比增長4.3%(同口徑對比)。
(四)大額資金的調動及使用情況
2023年,集團本部向浙江能源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注資14.41億元;浙江浙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廣核蒼南核電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綠色能源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能阿克蘇熱電有限公司、浙江浙能樂清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三門核電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綠能電力發展有限公司、國能浙江舟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等企業注資33.12億元,同時出資收購中來股份部分股權;浙江能源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向浙江浙能溫州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申能洋山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天然氣貿易有限公司等企業注資6.98億元;浙江省新能源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浙江浙能臨海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綠能電力發展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國電投嵊泗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嘉興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亞洲新能源電力(瓜州)有限公司、浙江天臺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浙江衢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浙江泰順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等企業出資10.95億元。浙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向浙江浙能綠色能源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能資本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浙能巨化(浙江自貿區)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能鑫能(杭州)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企業出資6.64億元。
九、社會責任履行情況
(一)認真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健全勞動用工管理制度,保證勞動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職工勞動合同簽訂率為100%,無發生無故解除勞動合同事件。
(二)深化改革,全面加快人才隊伍培養
——積極推進用工管理改革,挖潛開發人力資本
用工機制改革縱深推進,全覆蓋推廣崗職體系套改,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和人員配置,全力盤活集團內部人力資源。
——抓好重點培訓任務,構建教育培訓體系
有序推進年度重點培訓項目,統籌推進浙能網絡教育平臺建設,協同推進線上線下培訓模式,著力提升培訓質量及效率。
——高能級平臺建設走在前列,高素質人才隊伍再創新高
圍繞集團產業發展戰略,全力打造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浙江省白馬湖實驗室建設實現新進展;持續創新人才管理,針對性加大人才引育,強化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培養,主辦承辦集團級以上職業技能競賽8項,首次承辦國家級汽機本體檢修工技能競賽,個人、團體斬獲“雙第一”,組隊參加多項省級及以上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并取得優異成績。
(三)高度重視職工勞動安全保護
按國家規定安排工作和休假,對職工超時工作安排調休或發放加班工資;全員參加工傷保險;及時發放高溫津貼和勞保用品;對職工進行安全和勞動保護培訓。
(四)全力做好能源安全保供工作
克服全省用電負荷“六創新高”和寒潮、臺風等不利影響,全年累計發電量、煤炭供應量、供熱量同比分別增長5.6%、6.8%、7.6%,均創歷史新高,圓滿完成杭州亞運會、迎峰度夏(冬)等重要時段、關鍵節點能源保供任務,有力保障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用能需求,圓滿完成省政府安全生產責任考核各項目標。
(五)深入開展節能降耗和機組升級改造工作
集團管理統調燃煤機組平均供電標準煤耗298.1克/千瓦時,海運企業船舶能耗5.9公斤標煤/千噸海里,能耗指標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共有8臺次機組獲得中電聯全國火電機組能效對標競賽“優勝機組”稱號,其中濱電2號機組、蕭電5號機組為5A機組。有序推進集團煤機“三改聯動”,完成浙能嘉華7、8號機組綜合升級改造、阿克蘇熱電1、2號機靈活性改造等“三改聯動”重大技改項目。
(六)同向發力打造共富國企樣板
圍繞“地方所需、浙能所能”,在“產業幫扶、綠色發展、項目拉動、農民增收”上多點發力,投資平陽、景寧、泰順等城市燃氣及常山光伏項目,完成山區26縣投資8.65億元,連續兩年獲評全省山區26縣結對幫扶考評優秀單位。集團《國企共同富裕模式機制探索》獲省國資國企重大改革“揭榜競優”最佳改革實踐案例。大力支持浙江職業足球事業發展,一線隊連續兩年(2022賽季、2023賽季)獲得中超聯賽季軍、進軍亞冠聯賽。
(七)持續推動依法合規治企向縱深發展
1.企業運行依法合規。集團2023年內未收任何到行政處罰。榮獲省國資委“首批省屬企業合規管理示范一級企業”稱號,4項成果入選《浙江省屬企業合規管理優秀成果選編》。成功舉辦第十九次“廠長經理法治講座”及“法治浙能大講堂”,亞運主題法治宣傳工作獲省普法辦表揚。集團持證公司律師增至26人、較上年增長13%。“浙能智慧法務系統(一期)”成功上線,實現并推廣了普法、合同等功能,試點單位運行情況良好。深入推進合規管理,加強系統法務工作的規范性,對重點投資項目的法律審核提出全面規范要求。認真組織實施系統內相關單位的法律風險和合規風險排查,確保重大項目、重要經營決策事項穩步推進、風險可控。
2.ESG管理體系建設完善。編制發布集團ESG管理體系建設方案,成立ESG工作委員會和工作專班,構建了涵蓋產業、安全、環境、創新、共富、員工、治理7個維度關鍵績效指標體系,發布集團第二份ESG報告。將ESG理念融入企業戰略和重大決策,初步建立具有能源特色的ESG管理體系,實現集團及所屬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全覆蓋。
3.合同管理規范性進一步提升。推進合同管理數字化賦能,基本實現合同移動線上審批,合同履約監管體系更加健全。集團合同系統上線單位超400家,全年線上審核經濟合同超40000份。
4.杜絕商業賄賂。紀檢、巡察、法務、招投標等部門協同聯動,實現信息共享、成果共用。《內部審計管理辦法》《合規管理辦法》等內控制度修訂完善,內部審計工作連續多年在省國資委年度考核中排名第一,“勤廉浙能”建設縱深推進。持續推進部門履責體系建設,按照“見風險排查、見制度完善、見流程優化、見審核把關、見監督檢查、見問題整改、見考核問責、見教育管理”的履責“八見”要求擴展至集團各部門,持續開展“廉潔風險大排查”,推動集團上下全面履責全覆蓋。組織集團及下屬各級企業赴省法紀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進一步強化員工廉潔自律意識,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以高壓態勢預防、打擊職務犯罪,杜絕商業賄賂。
5.持續推進商標保護與品牌建設。集團在全國范圍對“浙能”等商標使用情況進行日常監測,實現了企業商標的全類保護。2023年,集團全面實施品牌戰略,“浙能”商標獲“年度浙江省知識產權獎商標二等獎”,技術研究院獲專利三等獎。浙能品牌建設事例寫入省國資委一流品牌建設案例,企業發展成果正源源不斷地凝結到“浙能”等商標中,品牌價值取得顯著提升。
(八)對外大額捐贈情況
向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杭州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松陽縣新興鎮內孟村、乍浦鎮長安橋村、常山縣新昌多光伏幫扶項目等捐贈。
十、國家審計等有關部門對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后的整改落實情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