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重大信息公開·2022年度報告
一、企業基本情況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中國杭州,為省屬國有獨資企業,法定代表人胡仲明。主要從事電源建設、電力熱力生產及供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氣開發貿易流通、新型能源設備制造、能源服務和能源金融等業務。
截至2022年底,浙能集團在職員工約23000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占53.72%,中高級職稱占24.22%。總資產3008.9億元,所有者權益1377.7億元;擁有浙能電力、寧波海運、浙江新能三家A股上市公司和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浙能錦江環境。年發電量1776億千瓦時,電煤供應6107萬噸,天然氣供應150.2億立方米,供熱量1.2億吉焦,成品油(含燃料油)銷售92.4萬噸。2022年集團榮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88位,榮獲浙江省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稱號。
二、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截至2022年底,浙能集團總資產3008.9億元,所有者權益1377.7億元,負債總額1631.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4.2%。2022年度,集團公司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676.5億元,累計實現利潤總額59.84億元。
三、董事會報告摘要
2022年,浙能集團董事會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省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決策部署,克服疫情沖擊、資源價格高漲等不利因素影響,全力保障能源安全供應,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持續深化國企改革,全面提高管理效能,實現了防疫與生產“兩手抓”、穩定與發展“兩不誤”,切實發揮了集團在全省能源安全保障中的主力軍作用。
(一)2022年度董事會工作情況
1.董事會機構設置情況
(1)董事會成員變化情況。根據省國資委相關文件,集團原總經理詹敏、副總經理范小寧、黨委委員孫瑋恒不再擔任董事職務,其中詹敏、范小寧參加2022年度第1次董事會會議,孫瑋恒參加2022年度前15次會議;自2022年度第13次會議起,集團總經理劉盛輝作為董事參加董事會會議。其他董事會成員本年度未發生變化,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團董事會成員共11名,其中內部董事4名,外部董事7名。
(2)董事會專門委員會設置情況。集團董事會下設全面深化改革與戰略、投資、科技、預算與財務、薪酬與考核、審計與風控6個專門委員會。優化專委會機構和成員設置,實現了“兩個所有”(即所有外部董事均進入專委會任職,所有專委會均有外部董事任職),薪酬與考核、審計與風控2個專委會全部由外部董事組成,其他專委會均實現“外大于內”。
2.董事會制度建設情況
制定《董事會授權管理辦法(試行)》《“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及董事會授權董事長、總經理決策事項清單》《董事長專題會議事規則(試行)》,修訂《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工作規則(試行)》。
(二)董事會亮點工作
1.堅持多措并舉、一體推進,高站位完成能源保供任務
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擔當作為,不講條件、不惜代價做好能源安全保供工作。克服疫情沖擊、資源價格高漲等不利影響,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冬奧會、省黨代會等重要會議、重大活動能源保供任務,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肯定,尤其迎峰度夏時期,在浙江經歷長達62天的歷史罕見高溫、累計26天用電負荷破億的最吃緊關頭,集團煤機發電量占全省統調煤機比例近56.4%,同比提高3.3%,煤機日最高負荷率近93%,日供發電用氣30天超過3200萬方,有力保障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用能需求。
2.堅持搶抓賽道、優化布局,高質量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堅定不移對標“雙碳”目標要求,調整能源結構、優化產業布局,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大非化石能源開發力度,取得金華浦江、臨安高峰、富陽常安等抽水蓄能項目開發權,填補了集團控股抽蓄項目的空白;接連斬獲新疆、甘肅市場化風光電項目開發權,實現了集團在新能源市場化競爭性配置項目獲取方面零的突破;積極參與省內三門核電、蒼南(三澳)核電、徐大堡核電項目,增資持股中核匯能股權,加強了集團對核電領域的布局。加快傳統能源清潔發展,濱海熱電8號機組、溫州電廠供熱二期管道等項目建成投產,樂清電廠三期、六橫電廠二期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嘉興電廠四期取得賦碼;全面落實“三改聯動”,火電機組供電煤耗、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居國內同行業較好水平。積極參與省內綜合供能服務站站點競爭,建成運營浙江“十四五”期間首條原油管道黃澤山-魚山原油管道,刷新了管線最長、管徑最大、水位最深的原油管道海對海定向鉆穿越三項世界紀錄,全力推進黃澤山二期、蘭溪油庫等重點工程。以市場化方式實現省天然氣管網平穩融入國家管網,集團首座自主開發LNG六橫接收站項目獲核準落地。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積極涉足氫能、儲能和先進能源裝備制造業,推進伏打科技電池產業化項目,全省首個電網側儲能項目、電源側儲能項目分別在蕭山電廠和樂清電廠投運,首臺國產噸級氫液化裝置成功投產,國內首座液氫加氫站建成調試。
3.堅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高標準深化改革提質增效
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攻堅為契機,積極落實改革任務,破解改革難題,持續激發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縱深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優化完善企業治理體系,制定天地環保新一輪“科改示范行動”改革方案(2022-2025)、浙能基金相關管理機制優化方案,在全集團推廣實施統一的崗級體系,整體謀劃集團管控模式優化調整,企業組織活力進一步提升。全面部署數字化改革,釋放數字對能源產業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涌現出一批具有浙能特色的數字化改革標志性成果,其中全省首個智能安全管控云臺在嘉興電廠試運行上線;臺二電廠入選省智能工廠,是全省首批入選的電力行業示范項目;燃氣安全“一網智防”應用獲評“浙江省數字化改革最佳應用”,集團承建的“浙江碳普惠”應用平臺成功入選2022年度全省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浙能數科公司市場化業務拓展取得突破。穩妥推進資產證券化,浙能燃氣完成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申報,浙江新能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項目獲證監會審核通過,浙能電力完成股份回購。
4.堅持立足當下、面向長遠,高起點推進科技創新創效
聚焦培育核心優勢,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相繼涌現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攻克一批重大技術難題,科技成果轉化創效不斷顯現。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領建白馬湖實驗室,系統謀劃實驗室科研布局方向,匯聚包括院士和省特級專家在內的多名領軍人才,力爭將實驗室建成為世界一流的能源科技創新高地。牽頭組建浙江國資國企創新聯合會,推動國資國企產業升級和協同創新。加強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以白馬湖實驗室為引領,系統整合集團科研資源,大力開展科技項目攻關,其中,船舶尾氣凈化技術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主動抑爆型智能化模塊式加氫站系統”“用戶側低品位蒸汽驅動的空壓機成套裝置”獲省首臺(套)裝備認定;研發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鎳氫電池、處于行業領先的水系鋅錳儲能電池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實現國產替代的沸石分子篩SCR脫硝催化劑等;國內首個煤電二氧化碳捕集與礦化利用項目開工建設,NOx脫硝分區智能控制系統助推傳統火電產業提質增效,智能燃煤電廠示范成功并推廣至燃機電廠。
5.堅持以能賦能、共享共贏,高效能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勇擔國企責任,對照“七個先行示范”,圍繞“產業幫扶、綠色發展、項目帶動、農民增收”的主線多點發力,探索形成助力推動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浙能方案”。深入實施產業幫扶。推進常山新昌鄉新一輪幫扶光伏項目、大橋頭鄉“農光互補”光伏項目,打造能源產業整縣幫富試點縣;縉云縣新壺次高壓天然氣管線全線通氣,惠及當地居民及多家地方領軍企業;浙能衢江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廠正式投入運行,為農戶節約豬糞處理費的同時助力減排二氧化碳。攜手開展企地合作、企銀合作,與縉云縣簽訂助力共同富裕戰略合作協議,與中行浙江省分行簽署銀企共建綠色共富全面深化合作協議。
四、財務會計報告和審計報告摘要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集團公司出具《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度審計報告》(天健審[2023]3973號),審計意見為標準無保留意見。
資產負債及利潤相關項目情況(單位:萬元)
利潤相關項目 | 本期金額 | 上期金額 | 同比增減 |
營業總收入 | 16764709 | 13735629 | 22.1% |
營業成本 | 15910120 | 13034450 | 22.1% |
稅金及附加 | 71664 | 72645 | -1.4% |
銷售費用 | 99925 | 84559 | 18.2% |
管理費用 | 447351 | 408594 | 9.5% |
研發費用 | 96220 | 88489 | 8.7% |
財務費用 | 501175 | 418504 | 19.8% |
其他收益 | 66217 | 52925 | 25.1% |
投資收益 | 1236659 | 417496 | 196.2% |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 -166807 | 301044 | -155.4% |
信用減值損失 | -175559 | -18033 | - |
資產減值損失 | -20759 | -8815 | - |
資產處置收益 | 23380 | 27482 | -14.9% |
營業利潤 | 601386 | 400486 | 50.2% |
營業外收入 | 21668 | 36917 | -41.3% |
營業外支出 | 24659 | 13528 | 82.3% |
利潤總額 | 598395 | 423875 | 41.2% |
凈利潤 | 488574 | 328881 | 48.6% |
資產負債項目 | 期末余額 | 期初余額 | 同比增減 |
流動資產 | 5918427 | 5715380 | 3.6% |
非流動資產 | 24170445 | 24108862 | 0.3% |
資產總額 | 30088872 | 29824242 | 0.9% |
流動負債 | 6812524 | 6405675 | 6.4% |
非流動負債 | 9499499 | 9812361 | -3.2% |
負債總額 | 16312023 | 16218036 | 0.6% |
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 | 9159765 | 8805571 | 4.0% |
少數股東權益 | 4617084 | 4800635 | -3.8% |
所有者權益 | 13776849 | 13606206 | 1.3% |
五、關聯交易情況(單位:元)
1.購銷商品、提供和接受勞務的關聯交易
(1) 采購商品和接受勞務的關聯交易。以協議價方式與伊犁新礦煤業等單位交易總計5,264,837,517.44元。
(2) 出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的關聯交易。以協議價方式與華電半山發電公司等單位交易總計21,547,636,800.02元。
2.關聯租賃情況
(1) 明細情況
1) 公司出租情況。以協議價方式與長興縣交投浙石油綜合能源銷售有限公司等單位交易總計3,488,025.89元。
3.關聯擔保情況
(1) 明細情況
1) 本公司及子公司作為擔保方,擔保浙江寰宇能源公司720,200,000.00元,擔保國電投舟山智慧海洋能源公司44,137,766.39元。
4.關聯方利息
(1) 關聯方利息收入合計40,788,645.78元。
(2) 關聯方利息支出合計7,336,399.28元。
5.關聯方應收應付款項
(1) 應收關聯方款項合計1,030,833,512.89元。
(2) 應付關聯方款項合計2,728,156,678.68元。
六、企業負責人任職情況及年度薪酬情況、經營業績考核結果情況
(另發)
七、獲得大額政府補貼或撥款等情況
本年度集團收到國有資本收益返還1.5億元,用于補充石油項目資本金。
八、“三重一大”事項
(一)重大人事任免
2022年度企業負責人變動情況 | |||
姓名 | 職務 | 任免時間 | 備注 |
詹敏 | 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 2022.01.18 2022.01.09 | 免職浙政干[2022]3號、浙委干〔2022〕32號、浙委干〔2022〕23號 |
范小寧 | 董事、副總經理、黨委委員 | 2022.01.15 2022.01.09 | 免職浙政干〔2022〕2號、浙委干〔2022〕14號、浙組干任〔2022〕1號 |
孫瑋恒 | 董事、黨委委員 | 2022.05.16 | 免職浙委干[2022]124號、浙組干任[2022]18號 |
葉元祖 | 副總經理、黨委委員 | 2022.07.25 | 免職浙委干[2022]192號、浙組干任[2022]26號 |
柴錫強 | 副總經理、黨委委員 | 2022.03.14 | 新任浙委干[2022]83號、浙組干任[2022]9號 |
劉盛輝 | 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 2022.05.07 2022.04.24 | 新任浙政干〔2022〕15號、浙委干[2022]112號、浙委干〔2022〕104號 |
楊敬東 | 副總經理、黨委委員 | 2022.07.25 | 新任浙委干[2022]192號、浙組干任[2022]26號 |
(二)重大決策
2022年,浙能集團董事會全年共審議事項184項,董事會授權董事長、總經理審議事項103項 ,根據浙能集團《“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相關規定,其中重大決策事項135項。
(三)重大項目投資及境外投資情況
2022年,浙能集團投資項目范圍涵蓋新能源發電、船舶運輸、油庫、綜合供能站、LNG接收站、天然氣輸送管道等領域,全年完成投資216.9億元,同比增長2.19%(同口徑對比)。
(四)大額資金的調動及使用情況
2022年,集團本部向浙江浙能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長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浙江能源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白馬湖實驗室有限公司、寧波天然氣科技有限公司、中海油綠能港浙江寧波能源有限公司、中核浙能能源有限公司等企業注資8.72億元;浙江浙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向國核浙能核能有限公司、三門核電有限公司、中廣核蒼南核電有限公司、浙江浙能樂清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注資24.48億元;浙江能源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向浙江浙能溫州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注資4.56億元;浙江省新能源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四川浙新能沙灣水力發電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綠能電力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出資27.43億元。浙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向浙能資本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出資10.71億元。
九、社會責任履行
(一)認真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健全勞動用工管理制度,保證勞動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職工勞動合同簽訂率為100%,無發生無故解除勞動合同事件。
(二)深化改革,全面加快人才隊伍培養
——積極推進用工管理改革,挖潛開發人力資本
系統完善勞動用工機制,構建多通道崗位管理體系,進一步暢通員工職業發展通道。緊密圍繞集團戰略發展需要,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和人員配置,全力盤活集團內部人力資源。
——抓好重點培訓任務,構建教育培訓體系
有序推進年度重點培訓項目落實落地,統籌推進浙能網絡教育平臺建設,協同推進線上線下培訓模式,著力提升培訓質量及效率。
——高能級平臺建設走在前列,高素質人才隊伍再創新高
圍繞集團產業發展戰略,全力打造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浙江省白馬湖實驗室掛牌成立;針對性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強化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培養,主辦承辦省發電企業汽輪機檢修工、儀器儀表維修工等集團級及以上職業技能競賽,積極組隊參加多項省級及以上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并取得優異成績。
(三)高度重視職工勞動、安全、保護。按國家規定安排工作和休假,對職工超時工作安排調休或發放加班工資;全員參加工傷保險;及時發放高溫津貼和勞保用品;對職工進行安全和勞動保護培訓。
圓滿完成省政府安全生產責任考核各項目標,高標準完成集團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年集團系統各單位黨委(黨總支)“第一議題”專題學習安全生產相關重要理論和指示批示1288次。修訂《安全生產獎懲工作規定》等制度,進一步提高企業各級領導安全責任意識,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深刻吸取各類事故教訓,高效推動“國15條”“省25條”落地,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除塵器、水電站等水利設施和小散遠發電企業以及除險保安“百日攻堅”等專項行動,緊抓行動成效,各類風險隱患得到全面排查整治。班組建設和 7S 管理工作積極探索實踐,通過專業化管理、標準化作業、勞動競賽、對標交流等工作,班組的安全管理、服務水平、技能素質、作業環境得到了較大地提升和改善。2022年度,除新建班組外,集團979 個班組實現了 100%標準化達標,選樹了涵蓋各個板塊、不同特點的 11 個標桿班組作為集團一線班組典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典型引領作用,有力促進了集團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
集團管理火電機組平均供電標準煤耗296.12克/千瓦時,海運企業船舶能耗5.98公斤標煤/千噸海里,能耗指標居國內同行業較好水平。共有5臺次機組獲得全國火電機組能效對標競賽“優勝機組”稱號。基本完成省內液氨改尿素改造;推進浙能嘉華7、8號機組綜合升級改造、舟山煤電1、2號機組通流改造、浙能臺二電余熱利用改造等“三改聯動”重大技改項目。統籌電、煤、氣、熱和油等供能單位,克服煤炭資源極度緊張、發電機組連續高負荷運行等因素,圓滿完成年初寒潮、全國“兩會”、黨的二十大等重要時段以及迎峰度夏能源保供任務。
(四)遵守商業道德情況
1. 2022年浙能集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指導下,全面推進法治浙能建設,開展制度建設、合規管理等“五大專項行動”,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商業道德,依法、合規、誠信經營。
2. 合同履約正常。合同風險管理進一步完善,已基本實現移動線上審批,合同履約監管體系更加健全。推進合同管理數字化賦能,全年未發生一起重大合同法律風險事件。
3.杜絕商業賄賂。紀檢、巡察、法務、招投標等部門協同聯動,實現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清廉浙能”建設縱深推進,開展反腐倡廉全覆蓋無盲區零容忍專項行動,發布《全面從嚴治黨、反腐倡廉專項行動和清廉國企建設重點任務清單》,持續開展“廉潔風險大排查”。組織所屬各級企業赴省法紀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進一步強化員工廉潔自律意識,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以高壓態勢預防、打擊職務犯罪,杜絕商業賄賂。
4.強化招投標監督。開展招投標領域典型問題及廉潔風險防控排查,引導所屬企業主動研究部署招投標領域制度建設及風險防控工作,強化招投標問題整改主體責任。推進黨委巡察、審計監督、專項檢查、板塊互查、企業自查貫通協同,并開展專項檢查。
(五)對外大額捐贈
向浙江省體育基金會、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常山縣新昌鄉光伏幫扶項目、杭州亞運公益林建設項目等捐贈。
十、國家審計等有關部門對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后的整改落實情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