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能集團2023年度十大新聞揭曉!
近日,浙能集團政治工作部(新聞中心)發起的“2023年度浙能集團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得到了集團內外廣泛關注和踴躍投票。經綜合評定,現正式揭曉“浙能集團2023年度十大新聞”,讓我們一起重溫2023,奮進2024。
1.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
2023年,浙能集團在全系統組織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聚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深化運用集團理論學習“三大機制”,創新“勵企日”和主題學習周等學習載體平臺,深入開展“循跡溯源學思想促踐行”,持續推動高質量黨建走深走實。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集團各級黨組織把主題教育同集團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服務大局步伐更穩、低碳發展態勢更強、創新賦能成果更多、改革攻堅活力更足、浙能鐵軍素質更硬、守根鑄魂底色更紅。集團入選國務院國資委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榮列2023中國企業500強第162位。
主題教育期間,集團在中央級媒體發布新聞44條、省級媒體發布114條。《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能源篇章中走前列當先鋒》等署名文章在新華社發表,《縱深推進“三個貫通” 端穩端牢能源飯碗》入選省委主題教育案例,《6S思想導航體系:提高企業思政工作實效性》受中國政研會表彰。數字黨建系統在“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黨建賽道”203個申報項目中名列第六。集團團委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集團青年宣講員榮獲全省“‘八八戰略’在身邊”宣講大賽一等獎。
2.《人民日報》頭版刊登《習近平的調研故事》
2023年7月4日,新華社長篇通訊《習近平的調研故事》刊登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多家央媒頭版。其中,記錄了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到長廣集團調研的往事:
頭戴礦工帽、身穿礦工服,在近千米深的地下礦井里,同一線工人親切合影——一張老照片,記錄著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到長廣煤礦調研的往事。那是2005年1月26日,慰問困難職工后,習近平同志提出,下井看望礦工。隨行的工作人員擔心下礦井有風險,勸他不要下去。但習近平同志堅持要下井看望。井洞里,巷道高低不平,身材高大的習近平同志弓背彎腰走了1500多米。見到正在作業的礦工,習近平同志走上前去一一握手,一一問好。他說,安全生產是第一位的,一定要珍愛每一位礦工的生命,讓大家高高興興下井、平平安安回家。
3.省委主要領導調研浙能集團
2023年5月4日,省委書記易煉紅在杭州開展主題教育課題蹲點調研。實地走訪重點實驗室、高校、科創中心等,通過現場考察、集體座談、問卷調查、個別交流等多種方式,研究如何進一步提升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質效和引領作用,切實在創新深化上下真功、出實招、求突破,為深入實施“八八戰略”,以“兩個先行”打造“重要窗口”注入強勁動能。
在白馬湖實驗室,易煉紅與實驗室負責人交流,考察電化學儲能實驗室,了解科研布局、體制機制創新等情況,希望白馬湖實驗室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經濟主戰場,充分展現國企和高校共建特色,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助力聚集人才、加快成果轉化,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4.入選國務院國資委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
2023年,國務院國資委優選了200家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開展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創建工作,其中浙能集團是唯一一家省屬綜合能源企業。
過去一年,浙能集團榮列2023中國企業500強第162位,是近十三年最高排名,榮列2023長三角企業百強第36位、長三角服務業企業百強第12位,并成功入選長三角企業百強、浙江省綜合百強企業等名單,“‘數智+低碳’助力共同富裕的浙能模式”獲省改革突破銀獎。集團旗下浙能電力名列中國上市公司500強第172名,浙江新能、錦江環境和中來股份躋身“2023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浙江新能、科環集團分別入列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科改企業”,富興燃料獲浙江省2023年“服務業龍頭企業”稱號,寧波海運、天虹貿易獲浙江省2023年“服務業行業領跑企業”稱號等。
5.發揮能源保障主力軍作用集團2023年發電量再創新高
2023年,浙能集團全年累計發電1876.3億千瓦時、電煤供應6522.4萬噸、供熱量12870.8萬吉焦,分別同比增長5.6%、6.8%、7.6%,均創歷史新高。集團全面擔穩全省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軍重任,提升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和保供穩價能力,為浙江“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注入澎湃動能。
2023年能源保供形勢復雜多變,浙能集團在能源保供上挑大梁、在安全生產上勇爭先、在環境保護上走前列。高質量完成迎峰度夏、亞運盛會保供任務,電煤供應鏈各環節協同發力,開足馬力保障供應;積極推進浙石油“三大體系”建設,全力保障全省原油、成品油供應,服務客戶4746萬人次;全年天然氣售氣量超百億立方米,約占全省管輸氣市場70%。集團迎峰度夏期間面對全省“六創新高”的用電負荷,最高單日發電量超7億千瓦時破歷史記錄;迎峰度冬期間提前全面完成發電機組檢修,在省內用電負荷受寒潮影響“四創新高”時,所有機組在線頂峰發電。
6.護航杭州亞(殘)運會能源安全保障工作
2023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和第4屆亞殘運會成功舉辦。浙能集團作為全省能源保供的“主力軍”和“壓艙石”,全力以赴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亞運期間累計發電71.5億千瓦時、供應天然氣3.65億立方米。浙石油銷售公司職工在亞帆中心為各國海上專用艇加油服務,浙能“小青荷”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工作并登上央視新聞聯播。集團系統宋振明、沈紅攀、季岳、鮑偉明等職工參與亞(殘)運會圣火傳遞。
浙能集團還積極助力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為亞運提供綠電超1億千瓦時,旗下多家發電企業響應亞組委碳抵消指標捐贈號召共捐贈17萬噸CER(即核證減排量),白馬湖實驗室“綠色”科技助力亞運會主火炬點燃。在2023年6月舉行的亞運綠電交易簽約儀式現場,浙能能服公司作為省內唯一受邀參會的發電企業和綠電聚合商代表參加會議。
7.全力推進重大能源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2023年6月13日,浙江省“千項萬億”重大工程、省重點工程——樂清電廠三期工程6號機組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運。至此,樂清電廠三期工程2臺百萬千瓦機組在迎峰度夏前實現“雙投”,提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投產目標。
浙能集團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速推動集團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全力保障省“千項萬億”工程、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和保供穩價工程等取得良好成效,六橫電廠二期、樂清電廠三期等項目獲省“紅旗”項目。2023年,六橫電廠二期工程、嘉興電廠四期工程、臺二電二期擴建工程、舟山六橫LNG接收站工程、鎮聯電燃機異地遷建改造項目、鎮電燃機遷建項目施工穩步有序推進,浙石油蘭溪油庫、全國首個城燃-氫能制儲摻輸分用一體化示范項目投運,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8.勇當浙江能源科技創新主引擎
2023年,浙能集團投入研發費用17.1億元,同比去年增長41%,創歷史新高,連續多年在省屬國企中保持前列。集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勇當能源科技創新主引擎,科技創新碩果累累。
過去一年,浙能集團與大連造船簽署綠色航運戰略合作協議及風電制氫合成綠色甲醇項目合作備忘錄,聯合研制國產氫液化系統入選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名單,全國煤電首套二氧化碳捕集與礦化利用全流程耦合示范項目礦化區干冰系統成功受電,水系鋅離子儲能電池試驗成功并邁入產業化新階段,首次在國內大型煤化工領域應用自主研發技術完成VOCs治理項目,首單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公開發行,數科通過CMMI 5級軟件領域全球最高等級認證。集團開工建設白馬湖實驗室總部基地,基本形成“一總部、多基地”的科研布局。在浙江省創新深化大會上,集團及白馬湖實驗室參與的3項成果喜獲2022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9.加強省外合作助力“地瓜經濟”枝繁葉茂
2023年12月27日,浙能集團開拓甘肅省能源市場的主平臺——浙能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在蘭州揭牌成立,標志著集團省外最大綜合性能源基地建設邁入全新階段。浙能甘肅公司的成立,是集團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現實需要,是加大“走出去”力度取得的顯著成果。
一年以來,浙能集團深入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加強內外合作,不斷擴大“朋友圈”。集團與Masdar公司攜手共建中亞最大光伏項目,旗下邁領公司成為全球領先的船舶脫硫系統總包商,全年船舶脫硫改造項目交付數量再創新高。積極響應“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的號召,加快省外能源基地建設,浙能寧東20萬千瓦光伏復合發電項目、甘肅酒泉馬鬃山30萬千瓦風電、嘉黎縣倉康5萬千瓦光伏儲能項目等遍布全國資源富集地區,新能源的“藤蔓”不斷拓展,“地瓜經濟”在省外落地生根。
10.新能源產業賦能綠色發展
2023年12月16日,浙能嘉興風電公司所管理的三個海上風電項目單日總發電量2348萬千瓦時,創歷史新高,省內嘉興1號、嵊泗2號海上風電場單日發電量分別達到713萬千瓦時、939萬千瓦時。
2023年,浙能集團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雙碳”目標,不斷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全力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集團旗下浙江新能,作為集團新能源項目開發主平臺,2023年新增總裝機容量近130萬千瓦,西藏、新疆、甘肅、寧夏等省外新能源項目先后建成投產。
同時,浙能集團立足傳統能源清潔化,進一步提升現役機組的“三改聯動”和新建高參數大容量機組等煤電清潔高效發電能力,推動嘉興電廠四期擴建、臺二電二期擴建等多個清潔火電重大項目取得新突破,省外甘電入浙配套電源浙能武威項目獲核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