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賦能 共創未來:白馬湖論“碳”2023在杭召開
6月24日,白馬湖論“碳”2023在杭州舉行。來自省市區政府相關部門、龍頭企業、重點高校、科研單位的近300名代表相聚在白馬湖,交流探討能源領域前沿科技,共謀“雙碳”發展路徑。
白馬湖論“碳”2023在杭州舉行
本次大會由白馬湖實驗室(能源與碳中和浙江省實驗室)主辦,杭州高新區(濱江)、浙江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聯合體聯合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懷柔實驗室主任湯廣福,浙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白馬湖實驗室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盛輝,杭州高新區黨工委、濱江區委副書記,杭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濱江區區長鄭迪,浙江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土法為大會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自然資源部海洋第二研究所研究員潘德爐,中國科學院院士、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院長楊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白馬湖實驗室主任高翔,浙江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白紅霞,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武傳宇,中國計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徐江榮,浙江工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鄭華均,衢州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鄭友取,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史興華,浙能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敬東,杭州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樓立群,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副所長陳亮參加會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懷柔實驗室主任湯廣福致辭
湯廣福表示,白馬湖實驗室提出海-陸協同新型能源體系構想是貫徹落實“雙碳”目標的切實舉措。他希望白馬湖實驗室充分發揮企業領辦以及高校共建的平臺優勢和機制優勢,與懷柔實驗室共同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科學技術研究,探索能源產業綠色、低碳化轉型道路。他期待與會的各位專家圍繞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難題與關鍵問題探討解決方案,并以本次會議為契機,深化政府、高校、企業合作,形成產學研合作平臺,共建綠色低碳的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資金鏈,為國家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貢獻科技力量。
浙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白馬湖實驗室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盛輝致辭
劉盛輝表示,浙能集團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做好能源安全保障的同時,積極推進能源清潔低碳發展。近年來,浙能集團著力科技降碳,加強能源清潔低碳利用、節能環保等技術研發;著力產業低碳,推進落實省風光電倍增行動;著力管理減碳,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綜合能源服務。面向未來,白馬湖實驗室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個第一”的重要論述,堅持“國家所需,浙江所長”,深化落實省三個“一號工程”,加快構建海-陸協同新型能源體系,爭取早日成為國家能源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杭州高新區黨工委、濱江區委副書記,杭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濱江區區長鄭迪致辭
鄭迪表示,本次大會集聚“雙碳”創新技術和創新要素,有利于加快推動“雙碳”領域高端創新資源向高新區(濱江)集聚,把白馬湖論“碳”品牌打造成為全球能源“雙碳”領域重要的交流平臺。高新區(濱江)將支持白馬湖實驗室在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賦能發展上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始創新,為全省技術創新體系構建,為杭州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作出更大貢獻。
浙江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土法致辭
周土法肯定了白馬湖實驗室一年來取得的成果。他表示,組建白馬湖實驗室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省科技廳將繼續全力支持實驗室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高能級創新平臺,承擔實施重大項目,充分發揮人才磁場效應,引育一流人才團隊,在碳達峰、碳中和領域構建創新聯合體,推動科研產業深度融合,打造能源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成立一年來,白馬湖實驗室以構建多元協同的綠色低碳能源創新體系為目標,立足浙江產業需求,對接國家重大戰略,聚焦太陽能轉化與催化、氫能與儲能、能源清潔低碳利用三大集群,已匯聚包括院士在內的高水平科研人員200余名,形成科研團隊10余個,先后獲批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9項省“尖兵”“領雁”項目、1項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基金項目。實驗室相關團隊研發船舶尾氣高效凈化技術、裝備與系統,突破國外技術壟斷,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國首個煤電二氧化碳捕集與礦化利用全流程耦合項目在浙能蘭溪電廠落地示范,技術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承建的國家工信部節能低碳材料示范平臺獲得授牌,并開工建設實驗室能源科技創新基地,推動能源轉型平穩過渡,初步構建形成政府—學校—企業—協會協同共進的良好科研生態。
中國工程院院士、白馬湖實驗室主任高翔,浙江省科協副主席武傳宇,浙江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許履中及各大編制組組長共同發布《浙江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發展藍皮書》
期間,湯廣福、潘德爐、楊德仁院士圍繞“以系統工程論視角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海洋藍碳測評人工智能”“太陽能光伏硅材料產業的現狀和發展”等主題作大會主旨報告。來自浙江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學者開展能源低碳與綠色發展學術交流。
會上還成立了濱江區雙碳產業聯合會 、浙江國資國企創新聯合會綠色低碳專業委員會,發布了《浙江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發展藍皮書》,進一步提升綠色低碳發展能級。
向綠而行,“碳”尋未來。白馬湖實驗室將發揮高能級科創平臺引力,進一步聚合各方科技資源,聚焦綠色能源的能質轉化與傳遞,以科技動能推進浙江省“雙碳”目標落地、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科創能力提升和能源領域高質量發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