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能集團王潔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根據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提出的審查報告,確認2977名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代表資格有效。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浙江代表共有99名,浙能集團王潔名列其中。
王潔博士,高級工程師,2003年9月至2012年6月在浙江大學先后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學業,獲得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學位。2012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浙能技術研究院工作,期間在集團博士后工作站做博士后,2023年1月調任白馬湖實驗室工作。10年來,在單位的培養下,她先后擔任技術研究院鍋爐專職、環保專職、環境與化學技術所主任助理及副主任、技術監督中心副主任、科技管理部(科技情報中心)副主任、主任,第六黨支部書記,白馬湖實驗室科研管理部負責人、綜合第二黨支部書記等職務。
王潔博士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在踐行習近平能源安全新戰略之路上,勇當科技創新引領清潔能源發展的“擎旗手”。她先后獲得浙能集團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創新發展青春建功標兵、浙江省優秀博士后、浙江省青年崗位能手、浙江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
她勇于擎起科技創新之旗,促進能源環保技術發展。作為浙能集團與浙江大學聯培的第一批博士后,她積極投身集團超低排放工作,主持研發燃煤電廠脫硝系統運行優化等多個能源環保項目,積極參與“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科技項目的技術優化與改進研究、排放性能測試與評估等工作。
↑ 王潔在浙能技術研究院實驗室做實驗。
她發表論文近30篇,其中SCI、EI等高水平論文13篇,申請專利50余項,授權24項,并牽頭、參與多項行業及浙江省標準編制,其中3項已發布。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主要完成人,承擔了國家能源局、省科技廳、浙能集團等課題,開發的技術產品包括脫硝系統及催化劑運行優化、脫硝催化劑全壽命管理和在線性能檢測技術、SO3檢測與控制等關鍵技術,這些成果廣泛應用于集團多家燃煤電廠,獲得10余個科技獎項,包括中國電力科技獎二等獎、環境保護科技獎二等獎、電力科技創新獎二等獎、省自然科學學術獎三等獎等省部級獎項。
她主動扛起使命擔當之旗,創建能源科研大平臺。作為技術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門負責人,她積極參與多個省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創建工作,擔任浙江省火力發電高效節能與污染物控制研究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同時擔任工業新水源技術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帶領團隊開展燃煤電廠污染物控制、環保設備運行優化等研發工作。
2020年,集團公司決定組織申報能源領域省實驗室。王潔是省實驗室申報工作的核心成員之一,深度參與能源與碳中和浙江省實驗室(白馬湖實驗室)申報與籌建工作。作為白馬湖實驗室建設方案的主要編制執筆人,帶領團隊在申報創建的2年時間內加班加點,先后起草修改了幾十稿建設方案,為白馬湖實驗室成功獲批作出了重要貢獻,是名副其實的幕后英雄。
另外,在技術研究院科研管理中,她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平臺,與知名院校成立多個新能源聯合研發中心;院士工作站從全省50家省級站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優秀;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推動成果應用轉化,研究院近三來獲省部級等各類獎項70余項,授權發明等專利300余項。
她善于筑強基層戰斗堡壘,樹起時代先鋒旗幟。積極發揮“領頭雁”作用,在建強支部堡壘、發揮先鋒作用上下功夫,推進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以黨員責任區為抓手,推動支部黨員爭做技術尖兵、科創能手,助力打贏“科技興業”攻堅戰。她負責的第6黨支部所轄部門獲得多個“工人先鋒號”“青年安全示范崗”“巾幗文明崗”等榮譽。
2022年底,隨著技術研究院相關科研資源整體轉移至白馬湖實驗室,王潔博士轉戰到白馬湖實驗室,擔任白馬湖實驗室科研管理部負責人。
王潔博士是在黨的教育和浙能集團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能源科技工作者,她的當選是能源科技事業的驕傲,也讓浙能集團備受鼓舞。王潔表示:作為一名基層科技工作者,能夠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這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體現了黨和人民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高度重視和信任,也激勵著我們不負重托、繼續奮斗。
相信王潔博士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白馬湖實驗室能源科技創新大平臺、大舞臺發揮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貢獻。同時,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忠實履職,為科技自立自強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積極建言獻策,助力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