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能集團:把握“四項要求”做到“四個堅定”
把握“四項要求” 做到“四個堅定”
為實現“兩個先行”扛起能源使命擔當
浙江省能源集團黨委
【編者按】連日來,浙能集團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和袁家軍書記、王浩省長調研浙能集團講話精神,落實省國資委“促轉型、調結構、優布局、強發展”大討論大謀劃大行動專項活動要求,深度內省、凝心聚力,掀起了大討論熱潮,以更創新更開放的思路舉措抓落實、抓執行,努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和我省“兩個先行”貢獻力量。
浙能集團黨委把學習宣貫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時間召開集團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擴大會議,組織主題學習班,集團領導班子深入廠區、項目現場黨支部開展基層宣講,全力把集團黨員干部群眾思想行動統一到黨代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
集團深刻把握省黨代會報告中的政治要求、發展要求、內在要求、時代要求,和袁家軍書記、王浩省長調研集團時的講話精神,積極開展 “促轉型、調結構、優布局、強發展”大討論大謀劃大行動專項活動,堅決做到“四個堅定”,在推進“兩個先行”中奮力走好新時代趕考路。
△浙能集團舉行“促轉型、調結構、優布局、強發展”討論會
深刻把握“國之大者”的政治要求,堅定不移融入中心服務大局
緊緊圍繞省黨代會報告中“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強化戰略功能、展現更大擔當” “全面加強能源、糧食等安全保障”等要求,始終牢記國企姓黨,時時胸懷“國之大者”,勇擔使命,扎扎實實辦好自己的事,為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堅決擔起能源保供政治責任。把做好能源安全保供作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最現實的“國之大者”、最重要的民生實事,著力突出生產管理、資源保障、運行調度、資金保障、責任落實和監督檢查的六個“強化”,奮力推進穩進提質九大攻堅行動,全力以赴確保重要節點安全生產形勢穩定、能源保供不掉鏈子、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為迎接黨的二十大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主動融入國家和我省重大戰略。錨定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綜合能源服務商的愿景,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中國(浙江)自貿區建設等國家區域戰略,全面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
積極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落實好《浙能集團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總體方案(2021—2025年)》以及配套行動計劃,全力打造標志性成果。
深刻把握“戰略指引”的發展要求,堅定不移察大勢辦大事
堅決貫徹省黨代會報告中“立足浙江發展浙江、跳出浙江發展浙江”要求,積極落實袁家軍書記和王浩省長調研集團講話精神,加強戰略引領,強化戰略功能,提升戰略能力,展現更大作為。
謀戰略。加強中長期戰略研究,以更廣的維度研究能源行業相關發展形勢,關注的范圍從單領域向多領域轉變;從更大的跨度研究能源企業發展的趨勢,對標和關注的對象從能源央企拓展到民企、高科技企業,抓住新能源發展風口;從更深的層次研究市場變化的態勢,市場開發向滿足個性需求的方向轉變。
控資源。以發展煤電一體化和煤化工項目為重點方向,積極配置獲取煤礦資源;探索拓展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業務,將集團現有油氣中下游業務拓展至上游;加大對油氣存儲基礎設施的投入,包括LNG接收站、儲氣庫、原油與成品油庫的建設。積極參與燃氣、熱力管道改造工程,推進管網互聯互通。
搶賽道。高起點謀劃集團能源裝備制造業戰略定位,推動伏打新型儲能電池等能源高端裝備制造項目落地,打造以科技賦能、高端集成、產業協同、跨界融合與培育新利潤增長點為目標的全新產業板塊。
促合作。充分發揮省國資國企創新聯合會大平臺、新能源產業鏈戰略合作聯盟大平臺作用,與大型企業等共謀產業合作,強化分工配合,形成市場聯動效應,共享發展紅利。
△浙能六橫電廠全景
深刻把握“塑造變革”的內在要求,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
深刻領會省黨代會報告中“牢牢把握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高水平推進數字化改革,打造數字變革高地”“著力推動全面轉入創新驅動發展模式”“著力推進數字化改革引領系統性變革”等要求,勇當塑造變革排頭兵,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
持續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新活力。鞏固國企三年改革行動成效,高質量落實杭州區域綜改要求,堅持對標一流與改革轉型相結合,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切實提高集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深化落實電力、油氣體制改革,創新能源營銷新模式,打造垂直化管理新體系,加快構建充滿活力的市場化體制機制。
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積極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持續推進數字化“132”工程和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構建智慧決策體系、智慧能源載體、智慧能源組織和智慧能源模式等全產業鏈數據智治體系。
努力實現能源科技創新自立自強。以白馬湖實驗室建設為抓手,補強關鍵核心技術裝備短板,布局實施一批科技創新示范工程,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努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走出一條掌握核心技術和產業鏈供應鏈主導權,以高質量供給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能源發展之路。
△白馬湖實驗室效果圖
深刻把握“綠色低碳”的時代要求,堅定不移推進轉型升級
聚焦省黨代會報告中“牢牢把握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色彩的要求”“高水平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等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全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為“兩個先行”提供綠色智慧堅強的能源保障。
大力推動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大力發展風電、光伏、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堅持省內省外并舉、收購自建并重、控股參股并行的靈活開發思路,開工建設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波浪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著重增加新能源占比規模。持續開拓氫能多元化業務,重點攻關電氫高效轉化、低成本大規模儲運氫和綜合高效氫集成利用等關鍵技術,推進氫能產業化規模化多場景應用和裝備制造發展。積極把握核電發展機遇,加快核能大比例參股項目上馬。
大力加快傳統能源轉型升級。大力實施存量煤電節能降碳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持續提高煤電高效清潔生產水平。提升百萬千瓦機組裝機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積極探索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示范應用,穩步推進煤電機組降低碳排放工作。主動探索 LNG 接收站區域開發燃氣發電項目新模式,因地制宜推廣實施天然氣分布式項目。
大力探索培育能源新興產業。積極培育和發展儲能、高端裝備制造、低碳環保等產業,打造一批低碳能源開發利用示范項目。創新能源供給模式,在省內開發區、特色小鎮、未來社區、大型商業綜合體等推廣綜合能源服務、集中供熱等,打造一批“低碳工業園區”“低碳社區”和“低碳商業綜合體”,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