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能天然氣運行公司全力保障疫情期間天然氣暢通無阻
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省級天然氣“動脈”安全有序運行,這是天然氣運行公司面臨的一場“大考”。該公司通過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能源保供”,使疫情期間藍色火焰一直在浙江大地跳動。1月1日至3月2日,浙江省級天然氣管網年輸氣量13.69億方,與去年同期相比達到八成的氣量,有力保障了全省42萬天然氣用戶的正常用氣,也使燃機電廠能正常發電。
浙江省目前運行的省級天然氣管道有1864公里,橫跨10個地市。進入春節以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重,各地紛紛采取了“封道”“攔路”等措施,使生產運行人員在日常巡檢維護期間的通行不斷受阻。決不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而影響全省天然氣的供應。天然氣運行公司根據集團要求,積極與各地市發改、公安等主管部門溝通,最終,用時不足72小時,使全省10個地市的天然氣站場均取得疫情防控期間車輛通行證,徹底打通了疫情防控期能源保障的“綠色通道”。
“受冷空氣影響,近日用電負荷大幅增加,浙江電網需臨時增開8臺9F機組頂峰運行,請增加700萬方天然氣予以支持。”2月15日,天然氣運行公司調度運行中心主任劉承松在接到省電力調度中心增開燃機的通知后,緊急協調上游氣源增量,保障了燃機發電用氣需求。同時,省天然氣調控中心分析當前疫情與天氣的影響,提前預判全省用氣負荷趨勢,根據實際工況優化運行方式,確保控制管網運行壓力處于合理水平。
天然氣運行公司分布在全省75個輸氣站場的在崗人員,他們作為全年無休的24小時不間斷生產保供企業員工,大多數已在疫情防控期間連續堅守崗位一個多月。孫俊峰是溫州中心站的一名輸氣工,在了解到疫情防控的嚴峻情況后,果斷退掉了大年三十回家的車票,回到崗位上與同事們一同奮戰,就這樣一直24小時值守,時刻保障管網和設備的正常運行。
自疫情發生以來,天然氣運行公司創新優化各崗位人員值班方式,充分發揮“一專多能”的優勢,通過組織人員加入到運行倒班的隊伍、調派維搶修專工駐扎一線站場等多種形式的措施,靈活應對疫情影響。該公司對返程返崗員工實施動態監測管控,精準落實“一人一案”計劃,差異化安排不同屬地員工防疫管控措施與后勤保障,確保防疫和復工工作穩定有序進行,實現了全體職工新冠肺炎零感染目標。目前,該公司共計600余名員工已陸續返程返崗。疫情期間,天然氣運行公司生產全工況運行良好,無一座輸氣站場停運、無一例管道安全風險事項及重大設備故障情況發生,充分做到了省級管網的保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