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能長電燃煤耦合污泥發電項目投產運行
12月30日,浙能長興發電公司燃煤耦合污泥發電項目正式投入運行,該項目作為國家級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項目之一,每天可處理污泥200噸,約占長興縣每天污泥產生量的三分之二,投運后可實現長興地區污泥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置,不僅為當地循環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更成為“兩山”發展理念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目前,城市污泥大多實行填埋處理,但一方面侵占土地嚴重,場址不易解決,另一方面若防滲透技術不達標,將可能導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燃煤耦合污泥發電,是把污泥與煤電“撮合”在一起進行發電,旨在利用污泥的“剩余價值”,選取燃煤發電機組,通過制定運行靈活的耦合工藝方案,充分挖掘煤電機組煙氣、蒸汽熱力的利用潛力,將污泥經全程密閉、干化送入鍋爐進行燃燒,并利用鍋爐現有超低排放設備保證環保達標排放,有效解決污泥產生量大且土地利用較困難或空間有限的難題。
長電公司燃煤耦合污泥發電項目總投資約5500萬元,2019年6月14日開工建設。該項目被列為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在全國確定的84個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項目之一,入選國家2019年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儲備項目。該項目通過新建兩條污泥干化線,吸收長興縣9家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使用蒸汽對污泥進行干化處理,并依托燃煤機組發電系統,將干化后的污泥耦合發電,同時利用該公司高效的超低排放裝置,對污泥干化過程中和燃燒后產生的氣體進行凈化,最終達到源頭削減和全過程控制的效果。該項目的實施,不僅促進了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還能有效改善生態環境,真正實現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隨著城市發展,長興縣每年產生的污泥總量快速增長。為此,長電公司審時度勢,積極與當地政府開展溝通協調,緊抓企地融合的有利時機,共同探索在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領域的互惠雙贏。在此期間,該公司通過大量前期走訪調研,全面深入了解長興地區燃煤生物質耦合發電的實際情況,與長興縣政府各職能部門進行了密切溝通,并聯合浙江大學專業團隊,制定了多套可行性研究方案,最終助推燃煤耦合污泥發電項目落地建設并順利投運。
一直以來,長電公司以浙能集團打造“創新型、協同型、服務型”現代能源企業為目標,兼顧固本強基和多元融合兩條主線,全力推進“資源化”“減量化”“再利用”三大工程,通過燃煤耦合污泥發電、城市中水回用、全廠廢水零排放、余熱蒸汽供熱、固廢高效再利用等多種措施和手段,逐步減少各類污染物排放總量,無邊界化的整合資源,實現企業與城市的共生共榮和互動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長電特色的循環發展之路,不斷朝著區域一流綜合能源服務商的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