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能集團全力支援臺風受災區域抗臺搶險工作
沖鋒在前踐初心
災情面前顯擔當
浙能集團全力支援臺風后沿海區域救災工作
“臺州市、臨海市多條道路淤泥、垃圾堆積堵塞需救援!”“香山華庭小區、大洋小區地下車庫洪澇需救援!”“臺州中學地下室洪澇需救援!”“樂清市大荊關懷養老院淤泥堆積需救援!”
今年第9號超強臺風“利奇馬”雖已過境,但帶來的災害還在持續發酵。面對多方災情告急,浙能集團在抗臺后開展自救的同時,以社會責任為己任,心系災區人民,克服人員緊缺、災后自救任務重等困難,組建沿海企業的多支救援隊伍全力支援救災,在危難時刻用實際行動彰顯浙能人的責任與擔當,踐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莊重承諾。
天災無情人有情
臺風來襲,臨海告急!作為受災最嚴重的地區,臨海人民的安危牽動著浙能人的心。8月12日,浙能臺州發電廠與浙能電力工程技術公司臺州分公司主動聯系臨海市抗災指揮部,聯合組建第一支救援小分隊火速馳援臨海。
8月13日一早,浙能臺州發電廠派出第二批救援人員向救災地點集結。汪舜檀 婁正灶 攝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浙能人的身影。面對災情,浙能黨員更迎難而上,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下午17時,由黨支部書記帶隊的第一支救援小分隊首批13名救災人員攜帶8臺水泵排水裝備抵達臨海市,在市指揮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直接趕到臨海市區積水最嚴重的大洋小區開展災情救援。大洋小區是目前臨海市規模最大的居民小區,小區地下車庫有四個通道,800多個車位,整個地下車庫還處于被完全淹沒的狀態,估計存水量達12萬立方米,嚴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用電。
面對災情,浙能救援隊發揮電力人的專業優勢,裝潛水泵、水管,連接、敷設電纜線路,一氣呵成。17時30分,第一臺排水泵出水,19時30分,6臺排水泵投入排水作業,水位迅速下降。在悶熱的環境中,救援人員們個個汗流浹背,汗濕的衣服緊貼著后背,全身上下像在水里泡過一般,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也沒有一個人懈怠退縮。
浙能救援人員現場組裝水管。吳善崇 攝
夜幕徐徐降臨,但浙能救援隊的搶險工作依然沒有絲毫的停頓,借助著微弱的應急燈燈光,他們堅守在搶險救災第一線。“淤泥垃圾太多,水泵又故障了!” 臺州發電廠維護黨支部黨員王天智主動挑起維修水泵的重擔,高強度持續搶修,累了就原地坐下小憩一會兒,渴了就喝一口水,吃、睡都在現場,一天一夜不曾合眼。為了爭取救援時間,救援人員忍受著饑餓和疲勞,一直到20時30分,水位有明顯下降,才拿出隨身攜帶的干糧充饑,不給災區市民們增加額外負擔。因小區沒有排氣口,潛水泵放置于地下車庫入口斜坡,每隔一個小時,救援人員都要將潛水泵挪換位置,確保排水正常進行。這一夜,13名救災隊員輪班作業,通宵達旦,一夜鏖戰。
傍晚18時許,經過大家一天一夜的持續努力,8臺抽水泵陸續晝夜不間斷排水,第一批救援隊伍共完成排水近12萬立方米左右,排水點水位下降近3米,圓滿完成大洋小區地下停車場搶險任務。搶險過程中,很多救援人員身上長了痱子,腳底起了水泡,他們克服用水不便、異味濃重、蚊蟲叮咬、天氣悶熱等重重困難,奮戰在抗災搶險第一線。
救災完畢后,浙能救援隊來不及休息,又奔赴另一個搶險點————臺州中學開展搶救。該學校地下室入口狹小且無排澇系統,積水由地下管道涌入,存水量2000余立方米,此次救援持續至14日正午時分,為避免后期地下水再次滲入,救援隊撤離之前,救援隊還為校方留了一臺潛水泵,有備無患。
災區更需要我們
浙能集團所屬的臺二發電公司,正處在臺風登陸區域,經歷一夜的臺風肆虐,留下的是滿城的狼藉和瘡痍。“崇和門附近水淹嚴重,請求支援。”8月14日晚20時20分,浙能臺二公司干部職工正忙于災后恢復生產的自救工作,卻突然接到臺州市救援電話。
“立即趕往救援!”得知由于受災面積大,當地的人力、物資出現緊張狀況,該公司立即組建救援隊伍,協助地方搶時間、爭效率救援,保障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一支由青年黨、團員組成的15人浙能青年突擊隊僅用20分鐘集結完畢,義無反顧趕赴現場。
8月14日晚21:30,浙能臺二發電公司青年突擊隊抵達臨海馳援災后恢復。李忠武 攝
浙能青年突擊隊自備手套、口罩、手電筒等勞保用品,并準備好面包、水、充電寶等物資,從椒江出發,于21時30分抵達臨海靈江中學與全市青年突擊隊匯合,成為市直機關各單位率先抵達的青年突擊隊伍之一。
在短暫的集合后,浙能青年突擊隊與臺州市直機關各單位、市銀行系統、市法院系統、市監獄系統等約400名青年組成青年突擊隊,趕赴崇和門附近的廣場路和巾山中路清理垃圾和淤泥。
在此次受災各點當中,崇和門附近水淹較為嚴重,部分地方水深達1.5米,街道布滿淤泥,生活垃圾以及廢棄物被洪水沖得遍地都是,更伴隨著刺鼻的異味。因為街道上車輛泡水無法移動,鏟車以及清障車無法進入,浙能青年突擊隊員的主要攻堅任務就是將狹小街道的各類垃圾進行清掃,并堆放至主干道,方便往外運輸。
一堆堆垃圾散發著難聞的氣味,有的人帶了兩個口罩依然難掩惡臭,浙能青年突擊隊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臭,全身心投入到街道清理的隊伍當中,不僅用僅有的工具開展工作,更“就地取材”從垃圾中挖掘可用于搬運的廣告布等幫助清運,一個個衣服被汗水全部浸濕。
截至15日凌晨4時,經過長達近7個小時不間斷的奮戰,青年突擊隊完成了臨海廣場路和巾山中路數個垃圾點的清掃工作,街道面目煥然一新。
我們一直在身邊
一直以來,浙能人關愛孤寡、結對助學的善美行動,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更成為了國企的品牌與形象。災情在前,老人的安危更讓浙能人牽掛在心。
8月13日,當了解到樂清市大荊關懷養老院因臺風受災,老人們無法出行時,浙能溫州發電公司志愿者們毅然奔赴現場,用浙能人的昂揚斗志,踐行國企的社會責任。
在與養老院負責人確認現場實際情況后,為確保救援到位,志愿者們與溫電消防隊取得聯系,派遣消防車和志愿者共同趕赴現場。養老院內老人已被轉移至二樓安全地點,但養老院內外道路在洪水褪去后由于大量泥沙堆積,不僅車輛無法正常通過,行人正常進出也受到影響。由于缺乏足夠的垃圾清運設備和環衛保潔力量,浙能志愿者們趕到現場時,養老院內外一片狼藉,老人們已經無法正常出入。
面對這一情況,浙能志愿者們立即投入緊張的救援工作中。他們接通周邊河水管路,開啟水泵對養老院外側道路以及內部房間的泥沙進行沖洗。頂著烈日與刺鼻的異味,志愿者們絲毫沒有畏難情緒,全心投入到救援工作中。至傍晚18時許,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將養老院一樓泥沙清理完成,也成功恢復養老院通往外界道路的暢通。
“真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浙能人無私的支援,感謝你們的幫助!”老人們緊緊握著救援人員的手,連連表示感謝。
浙能溫州發電公司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沖散淤泥。唐曉霞 攝
臺風已過境,百姓民居卻依然處于積水中,心急如焚。浙能人展現責任擔當和奉獻精神,搶險自救“保小家”,伸出援手“幫鄰家”,火速馳援“為大家”,組建沖鋒在前、響應迅速、組織有力的搶險隊伍,將浙能人的“初心”和“使命”鐫刻在救災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