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山”理念浙能實踐 | 《浙江日報》頭版刊發《一度電的清潔》
編者按:在生態興則文明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年浙江主題展上,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物品生動展現浙江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歷程。
多年來,浙能集團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致力讓綠色成為能源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浙江能源”微信公眾號策劃推出“‘兩山’理念浙能實踐”專欄,生動展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年浙能實踐。
8月13日起,《浙江日報》推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物志”系列報道,開欄首篇在頭版刊發《一度電的清潔》,見證多年來浙江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創新進程。
8月13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發《一度電的清潔》。 浙江日報 提供
原文如下:
一度電的清潔
本報記者 胡靜漪 通訊員 江欣
一塊刻著“中國首臺超低排放機組”的石碑、一張國家技術發明獎證書,在生態興則文明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年浙江主題展上,“全球煤電清潔化的‘中國方案’”一欄引人矚目。
“2014年5月,浙能嘉華電廠8號機組成為全國首臺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煤電機組。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這也是浙江省首個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展板上濃縮的一段介紹,意味著什么?記者聯系到當年浙能集團的技術負責人之一胡達清,現在他是浙能技術研究院負責人。
2011年前后,全國多地暴發大規模霧霾,大氣環境質量的關注度空前高漲。煤炭燃燒產生的煙氣有害成分,正是霧霾的來源之一。“當時中國煤電排放標準已經是全世界最高,要更進一步,尤其是PM2.5要達到歐盟排放標準的六分之一,很多人認為不可能。”胡達清告訴記者。
讓燒煤像燒天然氣一樣清潔,能做到嗎?改造后的浙能嘉華8號機組給出了答案。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多家權威機構監測,其排放的煙塵不超過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不超過3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不超過50毫克/立方米,均低于天然氣機組排放標準。
一場深刻影響我國能源戰略的煤電革命從此開啟。“技術改造的成本大大低于用天然氣發電的成本,極具經濟性和可推廣價值。”胡達清說。當時,浙江明確,除新建煤電機組必須同步建設清潔煤電設施外,60萬千瓦以上燃煤發電機組在2017年底前必須完成清潔化改造。
到2017年6月,浙能集團率先完成46臺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成為全國首個全面實現清潔化生產的大型發電集團。短短3年,該技術在全國10多個省市的燃煤機組及熱電機組上實現規模化應用。
如今,超低排放改造向更多領域推開。2020年,浙江35蒸噸/小時及以上燃煤鍋爐全部完成改造;“十四五”期間,省內所有鋼鐵、水泥企業將全面完成生產部分改造;到2027年,浙江還將基本完成生活垃圾焚燒行業的改造。
在雙碳目標下,能源綠色低碳技術迎來新機遇。比如,浙能邁領開展船舶環保技術開發應用,脫硫核心裝備獲全國首臺套認證,實船產品獲全球九大船級社認證,售后體系覆蓋亞洲、歐洲、北美等地區,截至今年7月訂單量位居全球脫硫塔供應廠商第一;浙能蘭溪二氧化碳捕集與礦化利用集成示范項目已具備投產條件,實現了規模化的二氧化碳資源工業利用。
一度電的清潔,見證著浙江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創新進程。
此前8月11日,《浙江日報》頭版頭條刊發綜述稿《綠色,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浙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年》,浙能集團入列其中。 浙江日報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