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報道《向綠而行 浙能集團跑出綠色轉型“加速度”》
編者按:今年以來,浙能集團始終牢記“國之大者”“省之大計”,圍繞省委省政府賦予的“六主”定位,在能源高質量發展戰略引領下,聚焦高質量能源保供和高質量綠色轉型,一體推進高水平創新驅動、高水平改革賦能、高水平開放合作、高水平價值創造和高水平黨建引領,勇當浙江省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先行者。
近日,新華社推出浙能集團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報道,并于1月6日刊發《向綠而行 浙能集團跑出綠色轉型“加速度”》。
新華社報道《向綠而行 浙能集團跑出綠色轉型“加速度”》海報。 祝益軍 提供
新華社報道《向綠而行 浙能集團跑出綠色轉型“加速度”》。 新華社 圖
以下原文:
作為浙江省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軍和能源科技創新的主引擎,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浙能集團”)積極推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快布局光伏、風電、核電、儲能、新能源高端設備制造項目,推動電力多元化發展,在“向綠而行”的征程中跑出了高質量綠色轉型“加速度”。
“發好電”,清潔生產促降碳
面對全球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趨勢,浙能集團將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戰略方向,在充分發揮電力供應“壓艙石”作用的同時,全方位改造升級傳統燃煤發電機組,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實現了從“多發電”到“發好電”的跨越。
在投運了我國首臺燃煤電廠煙氣污染物超低排放裝置的嘉興發電廠,浙江浙能嘉華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道遠表示,嘉興發電廠在過去十多年投資30多億元進行環保改造,現有8臺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較改造前下降超過50%,粉塵脫除達99.98%。
作為浙能旗下的“老牌”發電企業,嘉興發電廠正在探索電力多元發展的綠色循環“新范式”,通過以燃煤耦合污泥發電、大機組集中供熱、廠區風光發電等,將發展清潔能源與區域能源治理有效融合起來。
在不斷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同時,浙能集團積極建設大容量、熱效率高、煤耗低的清潔高效發電機組。2024年,浙能六橫電廠二期工程兩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順利投產。兩臺機組設計供電標準煤耗低至260克/千瓦時,相當于每供應一度電,比處于全國火電平均供電煤耗水平的機組節省40余克標準煤。
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電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朱青國算了一筆賬:“二期兩臺機組采用二次再熱技術,按年利用5500小時、發電量110億度計算,與一期一次再熱高效機組相比,一年可節約標準煤2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60萬噸。”
此外,浙能集團還投運全國首個煤電碳捕集與礦化利用全流程耦合示范項目,捕集到的二氧化碳部分用于礦化養護加氣砌塊,“變身”建筑材料;部分則用來制取食品級干冰,服務于食品藥品冷鏈運輸。
“綠意濃”,能源轉型正當時
在浙江舟山六橫島,4個約14層樓高的液化天然氣儲罐罐體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從海岸線上拔地而起,這是浙能集團首個自主開發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該項目主體工程于2023年9月26日開工,建成投產后每年可接卸600萬噸液化天然氣,新增天然氣供應84億立方米/年。
從六橫島往東,可達浙能集團的海上風電場。在強勁海風吹動下,海上風機80多米長的巨大葉片不停轉動,生產出清潔的電能,并通過海底電纜輸送至陸地。
“海上風電項目離用電負荷中心比較近,正在成為華東地區電力保供的重要力量。”浙能嘉興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鈄錦周介紹說,嘉興風電集約化管理的四個海上風電場共244臺風機,2024年累計輸送綠色電能約33億千瓦時。
新能源的發展離不開電力系統的適應性改造。為助力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浙能集團主動關停蕭山發電廠的兩臺燃煤機組,利用既有設施和場地建設浙江省首個大容量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規模達50MW/100MWh,項目于2022年8月建成投產。
蕭山發電廠黨委副書記俞路達將這個儲能電站形象地比喻成“城市的巨型充電寶”,通過“存儲”與“釋放”,將大量的低谷時段電能轉換為用戶急需的高尖峰時段電能,相當于每年可減少低谷時段的新能源棄風或棄光約7000萬千瓦時。
“綠潮涌”,科技創新繪新篇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離不開技術創新驅動。在杭州市濱江區白馬湖畔,坐落著能源與碳中和浙江省實驗室,也稱“白馬湖實驗室”,這是由浙能集團牽頭,聯合浙江大學、西湖大學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于2022年6月正式揭牌。
白馬湖實驗室瞄準世界能源科技發展前沿,聚焦綠色能源的能質轉化與傳遞,圍繞太陽能轉換與催化、零碳能源轉化與存儲、能源低碳轉化與多能互補等主攻方向,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引領性科研攻關,著力破解能源領域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技術創新不僅發生在實驗室里,也發生在能源生產第一線。作為一位從事大氣治理技術研發的“老兵”,浙江浙能邁領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深技術員姚盛翔,見證了浙能集團“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技術”從電廠走向船舶的“跨界融合”之旅。
2016年,國際海事組織(IMO)明確提出,2020年1月1日起實施對全球范圍內船舶的“限硫令”。浙能集團把握機遇,于2018年與民營資本合作成立了浙能邁領公司,全力進軍國際海運環保市場。經過不到一年時間的研發,浙能邁領公司成功投運中國首套混合式船舶脫硫裝置。
扎根浙江這片創新熱土,浙能集團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向新而變”,產業升級“向綠而行”。2024年以來,浙能集團圍繞深遠海風電、太陽能發電、氫能與儲能等方向謀劃和實施了一批國家和省重大科技項目,研發投入同比增長超10%,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103.2%,以高水平創新驅動加快建設創新浙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