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盛輝赴松陽開展幫扶共富專題調研
12月11日,浙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盛輝圍繞落實省委書記、省長王浩關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和做法,促進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縮小‘三大差距’”的指示精神這一主題,赴麗水松陽調研集團結對幫扶助力共同富裕工作,強調要持續發揮浙能產業優勢,挖掘地方資源優勢,探索創新幫扶模式,確保幫扶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效果,努力為我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多做貢獻。
12月11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盛輝調研“興村幫扶”光伏項目。 張姝文 攝
自2008年與松陽結對幫扶以來,浙能集團先后實施共富示范和興村光伏等造血式項目,讓松陽縣薄弱村農戶長期受益,摸索出一條發揮集團產業優勢的風光共富新路。
一地兩用,光伏小康助共富。集團與縣級強村公司合作建設“農光互補”松陽光伏小康電站,總投資額1.51億元,裝機容量23.5兆瓦。一半分紅收益直接補貼松陽縣低收入農戶及村集體消薄,實現戶均年增收近1000元。
產業造血,項目賦能助消薄。集團為結對村推動落實“飛地”、光伏增收等項目,用產業發展帶動結對村增收。其中捐贈的3個“興村光伏”項目,每年可增收60萬元。使內孟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五年內增長了近8倍,突破百萬元大關。
文化引領,結對村莊煥新顏。派遣駐村第一書記,開展文化聯建,深挖“孟子故里”精神富礦,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循跡溯源教育基地建設,結合新興鎮特色民宿、古法造紙等文旅資源,打造黨建示范村。
12月11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盛輝深入調研環亞光伏項目。 張姝文 攝
近年來,浙能集團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決策部署,創新形成“幫扶+項目”有機融合、“輸血到造血”內外轉變的機制,探索形成了直接捐贈、項目開發、政策性幫扶等共富模式,塑造了浙能特色的共富品牌。集團以點帶面,以結對幫扶、光伏消薄為切入點,通過項目帶動、科技助力、基金賦能等形式,全面助力山區海島縣高質量發展,優化產業布局,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12月11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盛輝在內孟村與縣、鎮、村干部開展座談。 張姝文 攝
劉盛輝一行實地考察了松陽光伏小康電站、“興村光伏”項目站點、“循跡溯源”黨建基地,認真聽取了浙江新能與內孟村的結對幫扶工作匯報。他指出,浙江新能對內孟村的產業“幫富”有力度,文化“幫扶”有高度,生活“幫福”有溫度,走出了一條富有浙能特色的共富新路。
針對下階段幫扶工作,劉盛輝強調,要圍繞做好“強城”“興村”“融合”三篇文章,堅持產業“幫富”,一步一個腳印,確保做一件成一件,積小勝而大成,為我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浙能樣本。一要高站位落實共富新要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書記、省長王浩的講話要求,扎扎實實推進集團結對幫扶共富工作。二要高起點打造共富新模式,貫徹好“千萬工程”的理念、方法,堅持產業幫扶、產業協同、產業合作,精準施策、久久為功,進一步謀深謀實項目,帶動當地增收。三要高標準提升共富新成效,持續提高幫扶項目的經營質效,深挖文化資源、紅色資源、環境資源,打造好黨建示范基地,深化組織聯建、活動聯辦、文化聯創、項目聯投、人才聯育,打造企地攜手共筑合作共贏的典范。